环保部强调,按照《攻坚方案》要求,严查工业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以及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到位的情况。
王洪臣指出,城市水系统包括城市供水系统、城市污水系统、城市雨水系统和城市水环境,供水系统相对独立,所以城市水系统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城市雨水系统和污水系统的交织,高度干扰并影响着城市水环境。比如很多买来的鲜花拿回家养几天就死了,原因就是没有根!系统就像花的根,如果不在前期把系统问题解决掉,这个花是迟早枯萎的。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就作了详细的城市水环境治理顶层设计。最后,邹伟国总结,在系统思维指引下,城市水管理以流域为对象,以问题及目标为导向,可突破以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界限,通过多专业融合、多技术手段应用、多部门协同,统筹解决水资源问题。在政策驱动和需求升级的双重加持下,单体项目治理时代退出历史舞台,水环境综合治理大势所趋。治理重点从点源治理到城市面源污染治理转变。然而,健康的水环境是一个连通的有机整体,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如果单纯以河道为单位进行治理,只是扬汤止沸。
最为重要的是由被动污染防治,转变为主动生态恢复和建设。事实上,传统环保产业地位是比较尴尬的。在台州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一口子进、一口子出的封闭模式让走私固废无处遁形
据监测,上半年,长江、黄河、澜沧江干流水质持续稳定达到Ⅱ类以上,湟水河出境民和桥断面水质为Ⅳ类、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目标,确保了一江清水向东流。今年,青海省争取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3.82亿元,用于格尔木冶金工业园区和甘河工业园区重金属污染防治、土壤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重点区域污染场地调查和海北铬污染土治理等项目。水污染的治理,一年来,青海省环保厅持续发力,强势推进水环境保护,全力开展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项目储备库动态更新和入库项目争取工作,青海省共有66个项目顺利进入中央水专项项目库中。与此同时,突出重点,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过去一直是青海省的薄弱环节。PM2.5未达标地区平均浓度33微克/立方米,与去年同期下降17.5%。
为了增强土壤污染防控能力,青海省结合实际成立了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办公室,完成了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初稿的编制,全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中。其中,西宁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2.1%,较去年同期增加4.2个百分点。29日,一江清水向东流˙2017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看青海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参观生态之窗,了解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参照2016年同期水平测算,今年1月至7月,全省8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城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90.79%,较去年同期上升5.1个百分点。
自2016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考察一年来,青海省从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这环保三大战役入手,努力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一江清水向东流˙2017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看青海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参观生态之窗,了解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谋划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青海省祁连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纳入国家第二批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范围,目前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基础奖补资金20亿元已到位。同时,启动了西宁七一路延长段和原海北化工厂受污染场地的修复与治理,编制完成了《青海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
督促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湟源等9处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工程即将建成运行,黑泉水库等8个饮用水源地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已进入工程验收阶段,湟水河干流黑嘴桥河段等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也已陆续开工建设其中,西宁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2.1%,较去年同期增加4.2个百分点。
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谋划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青海省祁连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纳入国家第二批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范围,目前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基础奖补资金20亿元已到位。29日,一江清水向东流˙2017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看青海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参观生态之窗,了解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成效。
参照2016年同期水平测算,今年1月至7月,全省8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城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90.79%,较去年同期上升5.1个百分点。一江清水向东流˙2017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看青海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参观生态之窗,了解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与此同时,突出重点,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的治理,一年来,青海省环保厅持续发力,强势推进水环境保护,全力开展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项目储备库动态更新和入库项目争取工作,青海省共有66个项目顺利进入中央水专项项目库中。督促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湟源等9处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工程即将建成运行,黑泉水库等8个饮用水源地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已进入工程验收阶段,湟水河干流黑嘴桥河段等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也已陆续开工建设。为了增强土壤污染防控能力,青海省结合实际成立了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办公室,完成了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初稿的编制,全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中。
今年,青海省争取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3.82亿元,用于格尔木冶金工业园区和甘河工业园区重金属污染防治、土壤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重点区域污染场地调查和海北铬污染土治理等项目。同时,启动了西宁七一路延长段和原海北化工厂受污染场地的修复与治理,编制完成了《青海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
PM2.5未达标地区平均浓度33微克/立方米,与去年同期下降17.5%。据监测,上半年,长江、黄河、澜沧江干流水质持续稳定达到Ⅱ类以上,湟水河出境民和桥断面水质为Ⅳ类、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目标,确保了一江清水向东流。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过去一直是青海省的薄弱环节。自2016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考察一年来,青海省从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这环保三大战役入手,努力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而且在经济方面,开征空气污染防治费、实施奖励补助及推动总量控制。第二个亮点是企业排污的申报系统。北部人口密集,主要污染源是汽机车尾气排放。台湾地区在环境治理上,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
台湾地区VOCs管控亮点冯玺瑜表示,台湾地区VOCs的管控有四大亮点:第一个亮点是制定了合理的许可证制度体系。不仅如此,台湾地区自开征VOCs空气污染防治费以来,每年约可减少15000吨VOCs的排放,促使从业者加装污染防治设备以达到达标排放的目的,并再加征对人体健康危害严重的甲苯、二甲苯等13种VOCs的空污费,首创经济奖惩手段与污染控制相结合政策。
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台湾经济开始快速发展,特别是化工企业电子产品制造等重点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环境质量指数不断下降。另外,我认为法规与措施的建立需要因时因地的来调整,浅显易懂的规范、完善健全的体制、有效的资源及信息,这些都能帮助企业慢慢养成守法的观念、培养环境顾问公司和检测公司增加专业知识、长效永续发展的办法。
彰化、云林沿海一带的主要排放源是工业区和化工园区。因此,控制VOCs排放成为90年代台湾地区大气治理的重要目标。
对检测公司则进行质控追查,建立一套监视链体系。与中国大陆起步晚不同的是,中国台湾地区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进入了VOCs排放管控时代。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各项管制措施的实施,大气中的颗粒物和SO2的污染情况得到有效控制,但大气中臭氧(O3)浓度却不断增高。此外,通过不断的对《空气污染防制法》进行修订使和相应政策的出台的空气治理的标准更加严格,配合相关的监督检查、奖励处罚等配套管理制度,经过40多年的不断努力,台湾地区已经制定了完善和严格的关于空气质量控制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很多方面的排放标准和控制措施堪称世界最严格。
行政管制措施和经济奖惩制度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为台湾地区VOCs的污染控制工作奠定了基础,对于近年来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之后又陆续颁布多项行业排放标准及其相关的配套实施措施。
结论通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到目前为止台湾地区已建立了一套完整有效的VOCs污染排放管控体系。近几年,国内对于VOCs监测方法和治理技术已经达到颠峰状态,我觉得现阶段可以从大方向转到细节上的管理,如建立监管制度、完善管理体系、利用申报系统、专业权责划分等。
此外,行为管制和经济奖惩措施也是台湾地区VOCs排放管制的有效措施。全年红色警戒站日数则由997站/日降至528站/日,改善比率47%。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